09.00 to 18.00 週一 ~ 週五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101號

大亨以正系類(三)

大亨以正系類(三)

大亨以正系類(三)

論性與天的關係

    人之性由天之所賦,稱天命之性。天者,性之所自出也。歷來往聖多有效天、法天、則天之說,《易經》之創作,伏羲聖人一畫開天,觀天法地方有八卦易理的創作,亦是取法於天道自然。在《易經》繫辭傳「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法象莫大乎天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等,均顯現易理觀法於天道的思想;黃帝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學天;堯帝以「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法天;「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純」,文王之學天也;「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孔子之學天也;孟子以「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學天。四書中的《大學》,乃學大之學,惟天為大,亦即學天之學也。唯有學天、觀天、效天、法天、則天以執天之行,方能不失其天命之性,終能歸根覆命矣!

    對於天的論述,《易經•繫辭傳》孔子提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極者一也、中也、至也。由一由中分化陰陽之兩儀,陰陽以象天地也,故極者、一者、中者當是乾元統天之元也。然而易有太極者何?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此老子指出一者、極者源於道也。至北宋周敦頤依據著《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之說,進一步提出「自無極而為太極」的論述; ;清朝初年,龍淵子宋常星註《道德經•觀玅章》「無名天地之始」曰:「太極未分,陰陽未判,本無極也其間無不有太極,無不有陰陽,不可指太極,不可指陰陽,即是無極」周、宋二人都指出無極為太極之源也。

周敦頤《太極圖說》:「自無極而為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極圖說》以無極詮解「易有太極之易「道生一」之道,點出無極為大道萬化之源,常而不變之理界。再將太極兩儀之陰陽天地,變而有常循環不已之氣界。再以天地之陰陽,具體落實於形象之界,其陰質的為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一五),陽精的為元精、元氣、元神、元性、元情之五元(二五之精);再加上無極之真的仁、義、禮、智、信之五常(三五成性)。這「無極之真」天賦之常性,「二五之精」父精母血,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點出人降生之因由與天的關係。

「天」對華夏文明具有很深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形象界的意涵,不只是有形的空間意義而已,是天理、天道、人性、物性之根源如若天理和大道只達於太極陰陽消息循環對待的層次就無法通透達於究竟而超越陰陽、生滅、善惡、增減、消息和對待了大易亦有不易、簡易和變易的三個境界,其中「變易」和「簡易」都在對待和循環消息的層次,是有了「自無極而為太極」的補述,直接呼應了老子「無名天地之始」的論述,「無極之真」性理大道之源,讓真理和天道超越了對待而通透達於究竟「不易」的境界

    《理數合解》〈大學解〉王覺一云: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分,故性有理性、氣性、質性之別,而心亦有道心、人心、血肉之心之不同,此愚人、賢人、聖人之學問見地造諧之所由分也。理天者,乃理性、道心之所自出。理者,無極之真也。未有天地,先有此理,天地窮盡,此理復生天地。未有此身,先有此理,此身既逝,而此性仍在。」王覺一提出「理天」、「氣天」、「象天」的具體說法將宇宙大道的哲理以境界分為理象三個層次。據王覺一之論述,「理天」即宇宙之神聖境界,無極之境,常而不變之理界,為先天之天、真理之天,乃天命之理性的根源,又稱「無極理天」,有時直接稱之以「理」。「氣天」是宇宙之天,因太極陰陽二氣為存在的動能,無所不在循環周流消息不已,是人之稟習之氣性的來源,這是人之所以為累世宿習之命束縛的原因,氣天變而有常,為「理天」所派生,又稱太極氣天或宗動之天。「象天」即形色之界,因「氣天」陰陽的推移、運轉而產生之物質體的空間,是一切有形的存在,是陰陽兩儀幻化之境,具體形色之天,乃生出嗜慾血性的質性之源,故人都受環境空間中五行生剋制化之影響。王覺一的論述讓心性的層次更加具體,茲將其理、氣、象與心性關係之論述,加以對應各方說法及個人領悟心得,整理如附表以供參考:

心性與天的關係分析表:

論述\境界

理天(無極)

氣天(太極)

象天(皇極)

王覺一論述

理性、道心(聖域)

氣性、人心(賢關)

質性、血肉心、(凡愚)

周敦頤論述

無極之真(五常之性)

二五之精(陰陽之合)

男女之體現

老子道德經

道生一(化育之元)

一生二(太極陰陽)

二生三(眾象形色)

易經繫辭傳

易(不易)

太極兩儀(變易)

四象八卦(簡易)

孔子性習論

性(天命之性屬先天)

習(後天養成)

(身)

中庸

天命之性

大學

明德本性

心物

身物

三家論性

孟子本善論

告子可善可惡

荀子本惡論

佛家

佛性、菩提自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業因之根性(善根、劣根、慧根,乃輪迴之因)

色相塵境住相之心

通俗說法

理性、良心

稟性、個性

俗性、成見

Date

04 四月 2020

Categories

徐文瞬